姓名:王文瑞
职称: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资源环境学院
入职时间:2000年
办公地点:观云楼
电子邮箱:wwrhx@lzu.edu.cn
学习经历
2001/09-2007/07,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博士,导师:程国栋院士 1997/09-2000/06,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硕士,导师:张林源教授 1992/09-1996/06,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学士
研究方向
社会-生态系统耦合 旅游地理与规划 社会文化地理
工作经历
2010/05至今,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 2009/11-2010/11,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访问学者 2003/03-2010/04,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系,讲师 2000/07-2003/02,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系,助教
主讲课程
本科生: 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人文地理学(合讲) 研究生: 人文地理与城市规划研究前沿(合讲) 地学思想史(合讲)
学术兼职
中国地理学会(GSC)会员; 中国地理学会研学工作组委员。
研究成果
一、社会-生态耦合 (1)从生态系统反服务(Ecological Dis-Services: EDS)视角理解自然环境质量改善下野生动物增加对人类日常生产生活形成的威胁的背景下,人类-自然关系的冲突、协调以及管理政策的博弈分析方法; (2)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基本框架的提出; (3)沙漠-绿洲过渡带农户福祉认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的基本分析框架; (4)社会-生态网络分析方法在保护地管理方面的应用 二、旅游生态影响 (1)提出沙漠旅游地开发适宜性的基本影响要素; (2)荒漠区和高寒区旅游活动对自然生态要素影响的基本判断方法; (3)从生态系统服务角度评估沙漠旅游的价值; (4)提出“干旱沙漠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影响评估技术体系”(部门规范建议稿). 三、城市与区域规划 (1)城市韧性时空分析方法
获得荣誉
一、教学方面 (1)兰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2017年) (2)兰州大学创新创业项目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获得者(2016年) 二、科研 (1)甘肃省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区灾害防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甘肃省科技厅.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四),2005
在研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0507400),项目“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估、预警与监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主持子课题“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容量评估”,2019-2022; (2)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任务十“区域绿色发展途径”,专题五“高原城镇化进程与绿色发展科学考察(2019QZKK1005)”,子专题“重点都市圈和重点城镇综合科学考察”,参加。 (3)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干旱沙漠自然保护区生态稳定性评估与社会服务功能研究. 负责课题II:干旱沙漠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生态影响评价技术研究. 2012-2014。 (4)兰州市自然资源局红古分局,黄河上游大通河-湟水河交汇地区生态修复与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2019-2020,参加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西走廊历史城镇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2020-2023,参加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强扰动下西北公众环境行为的微观社会机制研究,2007-2010,参加 (7)甘肃省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省级国有大中型林场确权登记技术方法研究,2018-2019,参加 (8)甘肃省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研究,2018-2019,参加 (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转型期中国西部城市转型的空间格局,2011年,主持 (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项目,基于虚拟水理论的旅游业水资源消费研究——以敦煌市为案例地区,2011-2012,主持。 (11)甘肃永靖炳灵寺丹霞地貌省级地质公园管理局,永靖炳灵寺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2011-2012 (12)湟中县博物馆,青海省西宁市境内明长城(大通段)抢险加固工程,2011-2012,参加 (13)宁夏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宁夏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2011,参加 (14)张掖市建设局,甘肃省张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评价,2008-2009,主持 (15)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甘肃省平凉市六县、一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专题研究,2005-2006,参加 (16)其他:11个地区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2001-2013
发表论文
一、期刊论文 [1] 孔德臻,王梅梅,杨永春,王文瑞*.2000-2020年西宁都市圈土地利用形态及碳排放量的演变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9(05):671-680 [2] 陈雪飞,韦建芳,王文瑞. 国内 5A 级景区微信公众号营销评价[J]. 当代旅游, 2023, 21(3): 131-133 [3] Jing Xu, Yongchun Yang, Zhuo Jia, Genying Chang, Yongjiao Zhang, Maoyuan Zhao, Wenrui Wang. A Systematic Government-Driven Green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ase Study of the Xining Metropolitan Ar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3, 20, 1321. https://doi.org/10.3390/ijerph20021321 [4] 盛楠翊,王文瑞.西宁都市圈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评价[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1):45-50. [5] 王文瑞,郭子萍,万炜,王宁馨,刘文娟.兰州市城市韧性时空特征研究——基于规模-密度-形态分析框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7(01):39-46. [6] 王宁馨,王文瑞*,刘文娟,郭子萍.社会-生态网络分析视角下的城市公园绿地管理耦合模式探究——以兰州市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7(01):110-117. [7] Yinzhou Huang; Jiao Fu; Wenrui Wang; Jing Li.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ure reserves over the past 60 years: An overview[J]. Land Use Policy, 2019, 80:224-232. [8] 王文瑞,田璐,唐琼,邓小永.生态恢复中生态系统反服务与居民生存的博弈——以甘肃“猪进人退”现象为例[J].地理研究,2018(04):772-782. [9] 唐琼,王文瑞*,田璐,王伟伟. 沙漠-绿洲过渡带农户福祉认知和综合评价——以沙坡头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 31(5): 51-56 [10] 史坤博,王文瑞*,杨永春,邵蕊, 张伟芳.基于熵权法的草原旅游点植被退化评价.干旱区研究. 2016,33(4):851-859 [11] 王文瑞. 城镇建设与旅游融合的因地制宜思维[J]. 旅游研究,2016,8(2):1-3 [12] 王伟伟,王文瑞*,孙燕. 国家城市等级体系的世界格局[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2(02):101-106 [13] 王亚慧,王文瑞*,王伟伟.中小尺度荒漠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及其价值评价——以宁夏沙坡头保护区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37(01):106-111 [14] 史坤博,王文瑞*,杨永春,邵蕊,史亚博. 旅游活动对甘南草原植被的影响——以桑科草原旅游点为例[J].干旱区研究,2015,32(06):1220-1228 (史坤博,王文瑞,杨永春,邵蕊,史亚博.2016.旅游活动对桑科草原植物生长影响实测与评价数据集 (TourismImpactGrassland)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 DOI:10.3974/geodb.2016.07.22.V1) [15] 王亚慧,王文瑞*,王伟伟. 沙坡头自然保护区土壤水力侵蚀时空变化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15,22(1):11-16 [16] 邵蕊,王文瑞*,史坤博.高寒草原路域人为干扰区土壤及植被修复研究—以G213合作市郊段为例.水土保持研究. 2014,21(6):181-186 [17] 史坤博,王文瑞*,邵蕊,李晨曦,李冬萌. 基于游客视角下兰州城市旅游形象感知评价[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06:65-67. [18] 张薇,王文瑞.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甘肃省产业结构分析[J]. 发展,2013,05:68. [19] 王文瑞,叶宜好,王亚慧. 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性研究——以兰州和南京作比较[J]. 开发研究,2013,04:59-61. [20] 邵蕊,王文瑞,史坤博. 关于旅游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9:195. [21] 王文瑞,叶宜好,王亚慧,刘海洋. 基于省内外游客的沙漠旅游景区生态系统存在价值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3):24-30 [22] 王文瑞,伍光和. 中国北方沙漠旅游地开发适宜性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24(1): 184-188 [23] 王文瑞. 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基本特征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41(4):120-124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旅游管理,F9月刊,2009年第10期,P70-74) [24] 常跟应,王文瑞. 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特殊性——以平凉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为例[J]. 干旱区地理,2007,30(5):766-771 [25] 王文瑞,伍光和,曹忠祥. 甘肃省旅游业区域差异性分析及发展建议[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3):122-126 [26] 赵洪涛,孙会国,王文瑞,杨军,姚正学,张林源. 基于GIS甘肃中南部滑坡泥石流活动强度评价[J]. 中国沙漠, 2006, 25(6): 897-907 [27] 王文瑞,张志斌. 青海省国外旅游客源市场时空结构研究.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6-100 [28] 曹忠祥,任东明,王文瑞,赵明义. 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演进特征分析[J]. 人文地理,2005,86(6):29-33 [29] 王文瑞, 南忠仁. 西北干旱内陆区废水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 18(8): 143-148 [30] 王文瑞. 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生态模式[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5):109-112(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F9,2003年06期) [31] 南忠仁,程国栋,王文瑞,宋晰宇. 废水资源化与西北大开发及对策[J].干旱区研究,2002:19(1):12-17 [32] 伍光和,王文瑞. 地域分异规律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退耕还林还草[J]. 中国沙漠, 2002:22(5):439-442 二、论文集与会议摘要 [1] 王文瑞,田璐. 甘肃生态旅游发展报告[A]. 见:叶文, 张玉钧, 李洪波.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C].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362~368 [2] 王文瑞. 基于DPSIR模型的干旱区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容量研究[C]//2012年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研讨会. 兰州市. 2012:1 [3] 王文瑞, 王乃昂. 兰州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区域地理论丛(2008年专辑). 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国家级教学团队”组编.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11-18 [4] 张建明,王文瑞. 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水文学课程建设[A]. 中国地理学会、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地理学会、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7:1 [5] Wenrui Wang, Yu Cheng, Chunhui Zhang, Chunhua Li, Junsheng Nie. Study on Eco-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adoi County, Yellow River Source Regions, China [J].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 v4, n1, pIV643-IV646, 2008, 2008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 Proceedings [6] Cheng, Yu; Nie, Junsheng; Li, Gang; Zhang, Chunhui; Wang, Wenrui. Study o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RS, GIS and GPS technologies-the case of baotou city in the ecotone of agriculture-animal husbandry, China[J].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EEE International, 2008, v 4, n 1, p IV691-IV694 [7] 王文瑞. 旅游地核心-边缘结构及相互作用机制探讨[C]. 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6:17-10 [8] 王文瑞. 甘肃省海外旅游客源市场时空特征研究[A]. 甘肃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 甘肃外事旅游文化资源[C],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5,47-59 [9] 王文瑞. 真实进步指数(GPI)计算方法研究[A]. 黄正夫, 徐中民. 中国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C].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441-451 [10] 王文瑞,刘旺,张林源. 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系统分析. 经济地理 (第六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999: 19(增刊).
出版著作
[1]专著:王文瑞 著.干旱沙漠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影响研究.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7.10 [2]专利:田璐, 王文瑞.一种3D门票. 201520913149.9[P]. 2016-10-10